用四大思维能力构建金字塔大纲

你好,欢迎来到青萝大学,今天我们来学习怎样利用逻辑思维能力,来搭建文章:四大思维能力。

向下想三层:展示思考的深度

第一,向下想三层。

职场写作的金字塔和学术写作的金字塔搭建的方向完全相反。

学术论文的金字塔是自下而上搭出来的,作者从几堆实验或阅读中得出几个结论,然后向上再推出一个总结论。所以做学术的人出一篇文章,要花很多时间。

职场上时间很赶,逻辑是反过来的,自上而下。

首先,抛出一个假设,也就是金字塔塔尖。

接着,解释背后的原因。

也就是,先对问题的解决提出假设,然后收集数据、事实,去证明这个假设。

我给你一个示范:

又比如,你的塔尖是“留下实习生刘伟”。这是你的个人假设,也就是建议。

读者自然会问:“为什么”。

你给出三个原因,构成金字塔的第二层:他工作能力强、他态度积极、他的背景适合我们公司。

读者还会问,表现在哪些方面呢?

你继续展开第三层,给出数字、事实、细节去证明这三点。当你呈现出信息化语言后,读者不再有疑问,你将其说服了。

要多层次地思考,不要想到第二层就饶了自己,再往下想一层,展示深度思考的能力。这是一次自己与自己较劲的努力。

告诉你一个小秘密。善用金字塔向下想三层的方式挖掘出信息化语言的人,在职场上将呼风唤雨。

要话先说:塔尖呼应风向标

第二大思维能力,要话先说。文章最重要的话,无疑是塔尖。

塔尖怎样写呢?我从三个方面带你由浅入深地认识塔尖。

首先,文章必须有明确的塔尖。

文章没有塔尖,就等于没有主题。并且,塔尖需要一个终极主题。

什么是终极主题? 我鼓励你用更广泛的视角寻找工作的目的和意义。

为了找到终极主题,在思考的时候,多问问自己:so what?比如,

当你想向领导汇报:“本季度的**项目没有达到既定目标so what?

你想到:“除了商业环境动荡这个不可控的要素之外,应该有些可控要素我们没有把控到位”,so what?

你想到:“我们需要知道和这个项目的相关哪些工作流程亟待改进”,so what?

你得到了终极主题:“我建议成立一个跨部门调查小组,及时地从这次失败中吸取教训,调整工作方法”。

瞧,这就是塔尖。

有了问自己so what的习惯,自然会写出一个终极主题的塔尖。

这样的塔尖不会是原因,而是结论;

它不会是过程,而是结果;

它不会是细节,而是全局;

它不会是问题,而是措施。

第二,塔尖无所谓对错。

职场是一个拼杀“说服力”的地方,而不是一个拼杀“正确度”的地方,因为所有公司都是摸着石头过河的。

你可以把自己想象成律师,你不一定就是正确的一方,但你仍能通过信息资料的层层推进,胜券在握。

第三,一个符合风向标的塔尖,更可能获得成功。

面对同一堆资料,可以有不同的写法。塔尖怎样写,取决于你的沟通目的、直觉经验,更重要的是, 取决于领导的期望,公司的风向标。

也就是,顺着毛捋, 写出一个让读者看着开心如意的塔尖。

进化心理学发现,人都是用感情来做决定的,而理性是感情的武器,理性的作用,是给感情提供信息和辅助。

在职场上,你要学会用感性去窥探对方之后,再用理性来辅助,这就是一种很强大的影响力了。

比如,在工作中,你得到一个有价值的发现:

消费者很难觉察2100万像素的手机和800万像素的手机有何表现不同,但对手机价格便宜600元,却很敏感。

如果公司目前的战略目标是:拼全力创品牌,那么你的塔尖就是:我们要大幅提高手机的其他各项性能,以便客户能明显体验到我们和竞品的差异。

如果公司目前已经进入平稳发展阶段,战略目标是:节源开流,那么你的塔尖应该是:我们可以降低摄像头的成本,争取利润最大化。

简单地说,在公司里,你的观点随着风向标改变,然后找事实来支持这个观点。

这种写法,会将你的努力和更宏大的东西相连接,将你和领导、和公司、和未来相连接。

这就是第二大能力。

分组归纳:归纳出最小容器

第三大思维能力,分组归纳。这是应用最广泛的写作思维能力。

有时候文章显得晦涩难懂,可能就是作者没有将凌乱的信息做好分组归纳。

另外,有责任感的作者在归纳时,还力求归纳出最小的容器。

比如:

王林是总经理离开后的最佳替补人选,有三个原因:

1.他们都懂外语并熟悉国际规则;

2.他们都有超过10年的开拓海外市场的营销经验;

3.他们管理过世界前沿水平的新技术专业人才队伍。

这是一种只罗列信息,不归纳要点的写法。你能看出这三点的共性吗?

用这个共性做一个容器,来装后面的三个信息。这三点都在讲,王林和总经理很相似。

好,这个容器可不可以再小一点?

他们的相似在于:都是跨国创新型管理人才。

所以,刚刚那段文字,最有效的写法是:

王林是总经理离开后的最佳替补人选,因为他们都是跨国创新型管理人才,体现在这三方面:

……

对信息做分类,分类后做归纳,并且归纳出最小的容器,这样,信息传递的效果会增强。

我不希望在你的文章里看到:

下面是我们公司要设立的三个目标:……

今年我们部门这两个问题愈发凸显:……

这些句子缺乏思想、枯燥乏味,无法鼓励读者继续读下去。

反过来,如果你在这些句子中概括其下一个层次的思想精华,就等于给读者下了个钩子,他会兴趣盎然地阅读下去。

让我们为这些句子加上一个容器——最小容器:

下面是我们公司要设立的三个组织变革目标:……

今年我们部门这两个资源流失问题愈发凸显:……

这就是第三大能力,分组归纳,并且归纳出最小容器。

MECE:展示思考的广度

第四大写作思维能力是:MECE/mi:si:/,四个字母MECE,是四个单词的首字母:

Mutually Exclusive Collectively Exhaustive,彼此独立,完全穷尽,也就是不重合,不遗漏。

你作为得到的用户,肯定是非常了解MECE的思维模式了。比如说话滴水不漏的人,最善于使用MECE了。

在“我爱你”这个主题下,他可能会说“你在我身边时我爱你,你不在我身边时我也爱你”,这就是二分法的MECE

或者,“我过去爱你,现在爱你,将来也会一直爱你”,这就是过程法的MECE

或者“我爱你的肉体,我爱你的灵魂”,这就是要素法的MECE

还有矩阵法的MECE

比如,一说起时间管理,通常会画出四个象限,横轴是“重要、非重要”,纵轴是“紧急、非紧急”。事情分布在“重要紧急”“不重要但紧急”“不重要也不紧急”,以及“不紧急但重要”四个象限。

还有公式法的MECE,比如,我的年收入=课程单价×课程受众。

我们写作时,可以采用一种最讨巧又不费力的MECE方式,就是 参照前人智慧。 

前辈们已经用他们成熟的MECE思维,给我们提供了标准大纲。

比如SWOT分析 就是在矩阵法下的前人智慧。

横轴是:好影响——坏影响,纵轴是:内部环境——外部环境。

那么四个象限分别是:自身优势、自身劣势、外部机遇、外部威胁。

不要小看SWOT,它几乎能用在一切提案中,包括:本部门下季度工作是否可以展开到这个新的业务方向、公司下年度的战略方向等等。

又比如波特五力模型: 直接竞争对手、顾客、供应商、潜在新进公司、替代性产品。

这就是在要素法下的前人智慧,每家公司都受这五力模型的影响。在写作中,你可以用当中的几力来做分析,剩下几力则交由相关部门。

MECE很重要,而展示MECE的能力,更重要。你能否让读者一看文章,就读到你的MECE思维。

为了让读者看到你的MECE 文章永远可以有最后一部分,叫其他

你用这个部分,问问自己,是不是写周全了,同时,读者看到“其他”这个部分,也很放心——“嗯,我想到没想到的,作者都写到了”。

好,这四个写作思维能力讲完了。其实,语言是逻辑的载体,而逻辑就是语言的表达形式。

爱上学习-精准连接人和知识
返回